公路貨運的“危”與“機”
褚方鴻認為,短期內鐵路貨運改革對公路貨運的影響有限。“走了鐵路以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還是離不開公路。公路是‘門到門’的,鐵路沒辦法做到。”不過,長遠來看肯定會侵占長途干線運輸的貨量,甚至改變當前公路貨運的商業(yè)模式。
事實上,鐵路貨改提了許多年,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業(yè)內企業(yè)都已經習慣,對鐵路市場化的反應不大,還沒有感受到鐵路貨運市場化的壓力。
另一方面,公路貨運自身也面臨困境,自顧不暇。物流業(yè)資深人士徐水波指出,人工成本的上升正在侵蝕公路運輸的利潤。“整個公路業(yè)利潤水平大概是9個點左右。專線市場5個點的水平,其中人工大概占15%,按現在的人工成本上漲水平,三到五年時間就會把利潤都吃掉,不轉型就得關門。”
張曉東提醒中國公路貨運企業(yè),重視鐵路改革將對公路運輸產生的重大影響。從改革方案來看,這一次市場化的改革力度相當之大。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全網運輸,跨越區(qū)域建立18個鐵路局之間物流運輸平臺,強調和區(qū)域配送公司的合作與聯盟,要求不同路局建立3~5家合作單位,擴展全程物流。
“公路跟鐵路市場關系,應該是大家公認的競合關系,鐵路中長途的運輸比較有優(yōu)勢,公路中短距離有優(yōu)勢。”張曉東建議,公路可以與鐵路的場站資源合作,像美國的物流業(yè)一樣,右側是機場,中間的是公路,左側是鐵路,同一個物流聚集區(qū),擁有多種運輸方式。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