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吹不倒,大水沖不垮。臺風過后的青州,建設家園的熱情不減,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眾志成城、奮勇當先,人人爭當戰(zhàn)斗員,立足各自崗位,積極開展生產(chǎn)自救,重建美好家園。
8月16日一早,青州市譚坊鎮(zhèn)時家村社區(qū)主任韓冰就忙碌起來,積極配合規(guī)劃、住建部門的專業(yè)人員對村里的受損房屋進行鑒定。為了盡快完成鑒定任務,該鎮(zhèn)成立7支房屋鑒定工作組,臺風剛過,就迅速行動開展鑒定。村民莊春學告訴記者:“讓大雨沖的房墻裂開了,向村里反映后,接著就有專業(yè)人員來給鑒定。”
早上七點,王府街道溫南峪村村黨支部書記段志祥帶領11名黨員干部,出動一臺挖掘機、4輛村民自發(fā)提供的農(nóng)用車,搶修進村路,確保當天保障村民正常通行。“這幾天我們先幫著村民把家里的淤泥都收拾干凈了,然后集中力量搶修出村路,雖然受了災,我們的心卻更齊了。”段志祥說。
暴雨中,雨水在廟子鎮(zhèn)南后峪村后山形成大水流,從上而下,沖到村子里,沖垮了部分道路,也帶來了大量淤泥,對村民出行和房屋安全產(chǎn)生很大影響。8月16日,在管區(qū)干部的幫助下,村“兩委”使用挖掘機等大型機械將水流改道,架設臨時橋,防止水流再破壞房屋和影響村民出行。同時,及時清理村主干道上的三處塌方,方便村民出行。
記者來到東夏鎮(zhèn)小袁村時,村黨支部書記袁洪林正帶領部分村民回填塌陷的姜井。該村是種姜大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姜井,很多姜井都建在生產(chǎn)路兩側,方便買賣運輸。這次暴雨導致全村一百多口姜井全部灌水、倒塌,存在極大安全隱患。“臺風一過,我們就對各家各戶的損失進行統(tǒng)計排查,又從外面租了一臺拱土機、一臺挖掘機、三輛拉土機,幫助姜農(nóng)進行回填,同時號召全體村民有能力的抓緊生產(chǎn)自救,確保生產(chǎn)路暢通、人員安全。”袁洪林說。
種姜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這次暴雨中姜農(nóng)王保東家損失嚴重,兩個姜井垮塌,直接經(jīng)濟損失近十萬元。“大姜對存儲條件要求很高,一旦泡了水絕對會腐爛,基本沒有搶救的機會,所以就直接填埋、夯實,免得別人從上面走掉下去。”他說,“今天村干部帶著挖掘機來給我家回填,我也開著自己的三輪車來幫忙拉點土,能干多少干多少,盡自己的一份力。”目前,小袁村生產(chǎn)路已全線暢通,姜田里的積水也已排空,塌陷姜井回填工作正有序進行,預計本周末將全部回填完畢。
暴雨天氣同樣給大棚蔬菜造成了嚴重損失。在祝家村,菜農(nóng)正忙著更換被臺風撕爛的高溫大棚塑料薄膜。“先把薄膜清理出來,把后墻曬干,然后進行修補,這樣下星期就可以補種其他作物,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說,“暴雨過后,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上門統(tǒng)計大棚損失,同時幫他們積極進行生產(chǎn)自救,盡快恢復生產(chǎn)。”
記者走進云門山街道張河村,除了村民還看見十幾個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幫助清理淤泥。“我們是街道工作人員,幫助大家盡快恢復生產(chǎn)生活秩序,是應盡的責任。”其中一位名叫劉燕的說道。在該街道寨子村,記者同樣看到了幾個“紅馬甲”,在幫助群眾搶收桃子,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加快災后重建,云門山街道共組織117名黨員干部深入各村居與群眾奮戰(zhàn)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