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安全度汛,黃樓街道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要求,積極做好防汛備汛工作。
壓實責任,強化防汛思想。成立防汛抗洪工作小組,充分發(fā)揮防汛抗洪工作小組的牽頭作用,指導、部署、協(xié)調汛期的應急工作和各項搶險工作。詳細制定突發(fā)應急情況工作預案,并實時動態(tài)更新,形成科學高效的應急救援機制。確定了各村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對防汛工作負總責,切實把防汛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確保安全度汛。
持續(xù)排查,整改汛期隱患。以“寧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的態(tài)度,查看重點區(qū)域內防汛排澇工程、積水橋梁路段等,排查安全隱患,并在重要位置設置警戒線和警示標志,保障群眾生命安全。鎮(zhèn)村兩級干部全員上陣,對河道、地勢低洼易澇地段等隱患點不間斷巡查,及時掌握汛情信息,切實做到早發(fā)現、早匯報、早處置。
走訪入戶,筑牢汛期堡壘。街道主要領導、扶貧工作小組、村“兩委”成員深入村組開展排查,查看是否存在院墻傾斜、墻體破損、漏雨、進水等住房安全問題,并積極宣傳防汛知識,引導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前期完成52戶檔外戶房屋修繕的基礎上,對檔外五保戶、低保戶等住房安全再次入戶檢查,尤其對孤寡老人、重度殘疾和子女不在身邊的人員高度關注,做到汛期不結束,檢查不停止,整改不停止。
加強值勤,確保汛期安全。認真落實好班子成員帶班制度和工作人員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強化夜間防汛值班備勤。各應急小組隨時待命,加強河道橋梁、村前屋后、田間地頭的巡視,確保轄區(qū)群眾安全度汛。同時,街道和社區(qū)全體工作人員及值班人員電話保持24小時開機,確保一旦遇到突發(fā)情況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