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公平正義,是維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近年來,我市城鄉(xiāng)低保工作經過不斷的政策調整和完善,保障標準有了大幅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始于1997年,保障標準相繼調整提高了11次,由建制初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目前的360元;農村低保保障制度始建于2006年,保障標準相繼提高了8次,由建制初的每人每年650元提高到目前的2400元。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實施,有效地保障了廣大城鄉(xiāng)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對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yè)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全省統一部署開展“陽光低保”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當前城鄉(xiāng)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錯保、漏保、騙保和人情保、關系保等問題。我市相繼召開了專項行動動員會和調度會,尋找差距,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面提升社會救助管理服務水平,促進低保工作更加公開透明、規(guī)范有序進行,充分發(fā)揮低保制度在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好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低保,社會保障網的最后一道防線
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國社會保障安全網的最后一道防線。
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社會救助工作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決策部署,要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2013年10月,李克強總理三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社會救助工作,要求以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建設,有針對性地健全體制機制,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努力使困難群眾生存有尊嚴、生計有保障、生活有盼頭。今年2月21日,國務院第649號令發(fā)布《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這是我國社會救助發(fā)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標志著我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入了全面依法推進的新階段,充分表明了國家通過立法把社會保障體系的“網底”編實、筑牢的決心。民政廳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社會救助工作績效評價,適時組織執(zhí)法檢查,并把貫徹實施《辦法》情況,增列為今年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的唯一的“一票否決”事項。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城鄉(xiāng)低保制度統籌發(fā)展,進一步提高保障標準,擴大覆蓋面;抓好城鄉(xiāng)社會救助工作,解決好特困家庭生活問題。
近年來,隨著低保政策日趨完善,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工作程序逐步規(guī)范,財政投入顯著加大,同時也出現了宣傳不到位,管理不規(guī)范,機制不健全,責任不落實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是社會救助制度建立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今后工作改革發(fā)展的方向;鶎尤罕妼Φ捅9ぷ髦写嬖诘腻e保、漏保、騙保和人情保、關系,F象意見很大,對低保救助的期望值很高,對解決好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規(guī)范完善低保制度、提高低保管理服務水平、真正把好事辦好寄予厚望。
以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舉措為契機,市民政局以“陽光低保”專項行動為抓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力措施,從自身做起,從解決低保突出問題入手,完善制度機制,加強規(guī)范管理,提高服務水平,確保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低保工作公開透明、規(guī)范運行的長效機制,切實發(fā)揮低保制度在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中的重要作用,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感受到民政系統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陽光,讓低保更加深入民心
按照省民政廳統一部署,我市高度重視,行動迅速,認真制定方案,層層動員,措施得力,對這次專項行動六項任務做了重點安排和落實。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