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王宏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高考錄取通知書。
高考成績高出一本線6分的他,昨日收到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錄取通知書
華西都市報:6年了,當年跟他一起考大學的同學都畢業(yè)工作了,而他,卻依舊奔波在高考的考場上。6年了,支持的佩服他的毅力,反對的說他過于執(zhí)迷。王宏說,《讀大學,究竟讀什么》這本書他讀了兩遍,上大學成了一種信念。也正是這種信念,讓他在過去6年的種種困境中堅持了下來。
昨日下午,在成都白果林附近的一家包子店中,24歲的王宏拿著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百感交集,說不出一句話,這個時刻,他等了6年。
從2008年到2013年,6年間,王宏參加了5次高考,因為家中貧困,這6年,他都是邊打工邊復習,今年,他終于如愿以償,以573分的成績被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錄取;厥走@6年的生活,“餓肚子”是王宏記憶中最深刻的感覺,“如果再來一遍,或許我真的沒勇氣堅持下來。”王宏說。
最愧疚
這幾年沒給家里寄錢
王宏的家在瀘州敘永的一個小山村里,祖輩在山里務(wù)農(nóng),家中兄妹四人,生活十分艱難。“我小時候沒想過自己會讀高中,以為初中畢業(yè)后就跟其他人一樣,出去打工。”王宏說,是父親堅持要他繼續(xù)讀書,“他沒什么文化,但從小就教育我,農(nóng)村的孩子,只有讀書才有出路。”
2008年,王宏第一次高考沒上本科線,他選擇了復讀,2009年,他考上了一個三本學校,但因?qū)W費高昂而選擇了放棄。2010年,王宏報考了西華大學,卻以2分之差落榜。2012年,王宏報考了成都信息工程學院,但依舊沒能被錄取。直到今年,王宏以高出一本線6分的成績被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錄取。
“今年是最后一次,如果再考不上,就要安安心心打工了。”王宏說,這幾年沒給家里寄多少錢,是他最愧疚的事情。但即使自己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向家里要過一分錢。
最心酸
缺錢被迫退掉借書卡
在啤酒廠驗啤酒、為蛋糕店派送宣傳單、在餐廳當服務(wù)員、在建筑工地搬運建材……6年中,王宏沒有跟家里要過錢,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打工賺的。
前兩年,王宏在瀘州的學校復讀,靠著學校的助學金和假期打工的工資維持著生活。2010年夏天,王宏來到成都,邊打工邊復習,“我在一個小區(qū)當了兩年保安。”王宏告訴記者,保安實行3班倒,他有時間來復習功課,包吃包住的工作環(huán)境,甚至還讓他有了盈余可以給家里寄錢。
離王宏工作不遠的地方有個圖書館,他用100元的押金辦了一張借書卡,中午12點下班吃完飯,他就去看書,看到五點半閉館再走。直到有一天,王宏身上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又不想跟家里要錢,他想到了那100元的押金,就把借書卡退掉緩了燃眉之急?珊髞聿胖,退卡后兩年內(nèi)不能再辦;叵肫疬@件事情,王宏用“心酸”來形容,“唯一能夠豐富我生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
最難忘
缺錢“餓肚子”的感覺
多次的高考失利讓王宏有點心灰意冷,去年,他決定給自己最后一次機會,放手一搏。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到成都經(jīng)開區(qū)實驗高級中學復讀。
“只要上學,我就感覺沒吃飽過飯。”6年來,“餓肚子”的感覺讓王宏記憶深刻,尤其是今年,他“全脫產(chǎn)”進學校補習,沒有任何收入。為了省錢,王宏能少吃就少吃,幾乎不給自己添置任何新衣物,破了一個洞的鞋子還繼續(xù)在穿,那還是他3年前在火車北站花了30元錢買的。
高考的那個月,王宏的生活費只剩100多元了,班主任張俊平看不下去了,給錢讓他買點肉吃但他堅持不要。“我很想幫他,但是他總是婉言拒絕。”張俊平說,去年放寒假,王宏因為沒錢坐車遲遲未走,張俊平拿了錢給他當路費,一返校,王宏立馬把錢還給了他。
因為學習太拼,王宏的視力也一天比一天差,看不清黑板,就用雙手把眼睛撐著,直到后來到了不得不配眼鏡的地步,他才到眼鏡店查了度數(shù),已經(jīng)400多度了……·忐忑的事去年就騙家人已經(jīng)考上了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