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時可以就地取材的五福棋。
|
□ 本報記者 單辰 戴玉亮
本報通訊員 王洪泉
五福棋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益智游戲,老少皆宜。無論在路口還是田間,人們用樹枝在地上畫出一個棋盤,然后找來石子、土塊、樹枝或果核等做棋子,就能進行一場激烈的博弈。五福棋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是勞動人民辛苦勞作之余的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你不讓我湊‘故事’,我也不會讓你湊‘故事’。我一起步就有講究,你招架不住。”9月15日上午,83歲的壽光市洛城街道北徐村村民郭元亮在自家院子里和79歲的老侄子郭子寬下五福棋。開局擺子,兩人便開始“斗嘴”,“口風”不相上下。
“我們倆斗了幾十年,棋藝越斗越好,感情也越斗越近。”郭元亮笑著說,“說是斗嘴,實為斗心。”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有可能讓對方作出錯誤判斷或錯走一步,瞬間為自己贏得優(yōu)勢,“下一步棋,得提前往下想三步,要不然就可能輸?shù)靡粩⊥康亍?rdquo;
和圍棋的黑白子類似,為區(qū)分己方和對方,五福棋也要使用不同樣式或顏色的棋子。
“用粉筆5橫5豎畫出棋盤,相交的25個點為著子點,再準備25個兩種棋子,這棋局就開始了。”郭子寬說,雙方可以采用商量或者猜拳等方式決定誰先布子,一次一子,不能多布。
“先布子者共13子,后布子者共12子,布子至25個著子點滿為止。”郭子寬說,先布子者多一子,但后布子者有先手剔子權,棋局規(guī)則公平。“布子相對簡單,剔子才是五福棋的精華,也是最耐玩、最考驗腦力的部分。”
要剔子,棋局必須滿足以下一個或多個條件:單方棋子呈“井”字、“三斜”、“四斜”、“五福”或“通天”。
“有相鄰成正方的4個點都被一人占據者為‘井’,3子共斜線為‘三斜’、4子共斜線為‘四斜’。”郭元亮說,“5子共直線為‘五福’,5子共斜線為‘通天’。”
“雙方布子完畢后,后布子者開始剔子。”郭元亮說,布子在先,剔子在后。“剔子相當于武術中的‘后手拳’,蓄力許久,發(fā)力時更要注意方向和時機。同樣的棋局,剔子者選擇不同,就可能導致結果不同。”
“剔正確的棋子,會立即破壞對方已滿足或即將滿足條件的棋局,讓其優(yōu)勢分崩離析,無法再對自己構成威脅。”郭元亮說,通常來講,五福棋剔子規(guī)則為:“井”字剔1子、“三斜”(3子共斜線,且兩邊的子必須著在棋盤邊線)剔1子、“四斜”(4子共斜線,且兩邊的子必須著在棋盤邊線)剔2子、“五福”剔3子、“通天”剔5子。
“布子時要特別注意,不能讓對方湊出‘故事’。一旦有苗頭,馬上壓住。”郭子寬說,“不過,讓對方湊出‘井’字、‘三斜’和‘四斜’倒還好,要是湊出‘五福’和‘通天’,就相當于這后手拳打在了自己后腦勺上,基本上沒救了。”
“布局完之后是初步剔子,后布子者還有優(yōu)先走棋權。”郭元亮說,走棋也是為了剔子,而且更容易出“故事”,“一步只能走一格,滿足剔子條件后立即給對方剔子,直至一方剩余2子后棋局結束,子多者勝。”
五福棋的特點是簡單、易玩,無需太多工具。五福棋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在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的時代,起到了豐富人民生活的作用。郭元亮和郭子寬兩位老人的親情和友誼,也靠著這簡單的五福棋維系了大半生。
“撲克、象棋、圍棋都玩過,但我們倆唯獨對五福棋情有獨鐘。不是因為它科技含量有多高,而是習慣了下它,就放不下了。”郭元亮說,自己父親那一輩年輕時,五福棋已經在村里頗為流行。“跟父親一學,馬上就有了興趣,一直到現(xiàn)在。”
記者離開時,兩位老人仍然在激烈地“交戰(zhàn)”。“現(xiàn)在娛樂方式多了,會下五福棋的年輕人太少了,所以有個興趣相投的棋友特別珍惜。”郭子寬感慨地說。
2010年7月,五福棋被列為壽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