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說,“老鐵”的等級越高,就意味著茶葉的品質(zhì)越好,價格自然也就越高。
“這是三級茶,這個三百元一斤。”
但是記者發(fā)現(xiàn),同一種包裝的濃香鐵觀音在總店和分店的身份卻不一樣,這種紅色包裝的三級茶在分店里,搖身一變成了特級茶,價格也存在較大的差距。
記者:“這個也是特級的?”
分店老板娘:“嗯,特級它分好幾種的,特一特二的。”
記者:“你確定這個是特級的?”
分店老板娘:“確定,這個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記者:“五百元一斤?”
分店老板娘:“是的。”
紅色包裝的三級茶怎么到了分店就變成了特級茶了呢?老板娘向記者傳授了賣茶的套路,原來這賣茶不僅要學茶葉知識,還要懂營銷,同樣的茶,對不同的顧客就要有不同的說法。
記者:“老板跟我說是三級的。”
老板娘:“嗯,是的。”
記者:“其實這個就是三級的茶?”
老板娘:“對的。”
記者:“那說成特級的沒關系嗎?”
老板娘:“沒事, 你能說成特特級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顧客的口味,你愛咋講就咋講。”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產(chǎn)品的標簽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并標示相應的類型和級別。然而,這些茶葉包裝上并沒有任何等級標識,信息也可以隨意更改,再加上消費者鑒別能力有限,像商家這樣用低級茶替代高級茶忽悠消費者,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慣用手段。
記者算了一筆賬,這種三級鐵觀音成本價大概是90元每斤,批發(fā)價是135元,冠上特級的標簽后,賣到消費者手上就達到了500元每斤。
而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除了混淆茶葉的等級外,一些茶商還通過虛構(gòu)茶葉年份來抬高價格。
店主一再向客戶強調(diào),濃香鐵觀音的年份越久,就越珍貴,當然價格也就越高。
茶葉總店老板:“黑色的是20年。”
記者:“紅色的呢?”
茶葉總店老板:“10年。”
實際上,店主私下坦白,這些濃香鐵觀音的儲藏時間根本達不到宣傳的年份。
記者:“紅色的多少年?”
茶葉總店老板:“五六年。”
記者:“黑的那個(多少年)?”
茶葉總店老板:“這個好像是2007年的,也就是11年了。假如05年的你能賣到2000年你就可以了,可以多說幾年,他們白茶不是一樣嗎?”
正如店主說的一樣,最近流行起來的福鼎白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四個字——越陳越香。 這也使得一些茶葉商販,把宣傳的重頭戲放在了儲藏年份上,一時間市場上開始充斥著動輒五年陳、十年陳甚至十幾年陳的老白茶。
店家:“白茶是因為它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所以它越老對人體的功效就越好。新的大概幾十塊的,稍微有年份的大概兩百多、三百多。它可以收藏,我們還說越老越值錢,年份越高的越值錢。”
在一家茶葉店鋪里,店家拿出了自家的“鎮(zhèn)店之寶”,一款2005年的福鼎白茶,并以八百元每片的價格兜售給記者。
店家:“不舍得賣給你們啦!只有四片了,全國只有八百片。”
那么,這塊老白茶真的像店家所標榜的那樣具有十幾年的年份嗎?記者帶著這餅茶,找到了一位愿意透露內(nèi)情的業(yè)內(nèi)專家進行鑒別。
業(yè)內(nèi)人士:“沒有2005年這么夸張。如果這個茶葉是有13年的話,它(應該)有一股中藥的藥香非常明顯,我聞了一下,沒有什么藥香。”
除了年份造假以外, 專家掰開茶餅還發(fā)現(xiàn),這塊茶餅還存在“以次充好”的情況,外圍包裹了一層相對好一些的茶葉,而里面填充的卻是劣質(zhì)的茶葉梗與普洱。
業(yè)內(nèi)人士:“這種老梗是不應該出現(xiàn)在這里,里面這種修剪茶成本非常低。我們修剪以后是做低檔黑茶,比如說茶磚之類,它這個市場售價能賣到多少錢?這餅茶我看看最多也就七八十塊錢。”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市場上像這樣標榜著十年以上的老白茶比比皆是,專家表示,一些不良商販為了謀求利潤,會通過人為的工藝做舊茶葉,制造假老茶。
專家現(xiàn)場為我們做了一個實驗, 一餅2017年新白茶通過加濕、發(fā)酵,一天以后,處理過的白茶顏色就比原來加深許多。
業(yè)內(nèi)人士:“這大概已經(jīng)過去了20多個小時,這個變化已經(jīng)蠻大了,顏色已經(jīng)明顯有點深了。24個小時可以抵一年,五六天時間可以達到五六年,甚至十來年這樣的效果。”
就這樣,許多劣質(zhì)的茶葉,經(jīng)過了一番包裝之后,價格可以標到幾百甚至幾千,以老茶的名義出售給消費者。
業(yè)內(nèi)人士:“我們好的老白茶要靠自然陳化、慢慢地變,一下子給它變的話,茶葉一個是(會)不均勻,一個(會)有霉菌產(chǎn)生,還有其他的一些不好的菌會產(chǎn)生。”
通過調(diào)查,茶葉市場中舊茶冒充新茶,等級亂,年份亂等問題已經(jīng)浮出水面,如今的茶葉市場,僅靠經(jīng)營者的良心和行業(yè)道德顯然無法約束整個市場的無序發(fā)展,同時也會影響茶葉市場的良性競爭,希望市場監(jiān)管等責任部門的執(zhí)法有效化,出臺更為細化的監(jiān)管體系,有效整頓那些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嚴格規(guī)范我市的茶葉市場。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
我來說說() |
|
上一篇:快遞包裝新國標9月1日正式實施:成本高執(zhí)行難 |
下一篇: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制試點公布臨邑齊河上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