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芳的回憶,被鏡頭捕捉了下來——“小時候不知情,都是父親來祭拜,當年只有一個墳,沒有紀念碑。直到父親走不動了,才委托給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只能偷偷祭掃。”
眼下,蔡錦芳在河北石家莊還有位百歲的叔叔。蔡錦芳說,“當年父親受傷后從文,從黃埔二期轉(zhuǎn)學到武漢大學。蔡公時每月資助他兩塊大洋,父親拿出一塊給叔叔,讓他去美國留學,學修鐵路。后來抗美援朝時,他歸國參與鐵路建設(shè)。”
除了紀念碑,蔡公時在九江的歷史遺跡也并不多見。數(shù)年前,本報記者曾前往當?shù)貙ふ也坦珪r故居,原來它在縣政府邊上,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拆掉了。
辛亥革命期間,蔡公時曾在揖廬亭宣講革命。“沒人帶路根本找不到,揖廬亭在一個小山坡上的一個幼兒園里,目前已是省級保護文物。”郭鳴倫稱。
又一部紀錄片,紀念慘案90周年
濟南慘案的影視資料,數(shù)量上并不多,且大部分制作于本世紀。民革濟南市委的這部紀錄片,就是其一。
據(jù)了解,除了1928年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濟南慘案》和《蔡公時》,至今的大部分濟南慘案類影視片,都是濟南本地媒體或政府單位拍攝。
本地影視片中,最早的當屬2005年的《1928歷史的訴說》。這部文獻類紀錄片,分別從中國電影資料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取材。6集紀錄片,幾近完整地收集了各類與濟南慘案相關(guān)的歷史鏡頭和珍貴歷史照片。隨后的濟南慘案紀念館各類歷史海報,都源于這部文獻紀錄片。 13/18 首頁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