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王心儀并不知情,直到后來她才明白母親的付出。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王心儀高二時。不愿意高三復習一年的她,和母親吐露了想提前參加高考的希望。“既然新知識都學完了,為什么不能參加高考?”母親的想法依然樸素而簡單,她再次支持了王心儀的想法。為此,這個不太懂流程的家庭婦女,在學校和部門之間跑了好幾趟,最后因故沒有實現(xiàn)。
對于孩子們的成長,李春花會為他們盡自己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的同時,也很少加以限制。
以棗強縣第一名從初中畢業(yè)的王心儀,當時沒有選擇著名的高考工廠衡水中學。問起原因,李春花說,“哪間學校近我們就上哪間,哪間課少我們就去哪間。”
她始終認為,孩子應該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王心儀家的衣柜上,貼著她的畢業(yè)照和姐弟倆的合影。柜門上,白色的粉筆印被擦拭得有些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認。這是王心儀小學四五年級時寫上去的:“我喜歡媽媽。” 正是這位母親的努力,使整個家庭沒有被貧窮所拖垮。相反,媽媽主張家庭中自由和平等,這讓王心儀家的家庭氛圍,在整個村里都顯得尤為特別。
《論語》里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這個家庭,錢報記者看到了類似的情況,生活的清貧或許帶來現(xiàn)實的種種限制,但他們的心靈不受約束。
這個家庭,并不貧窮。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