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理论片|国产91视频|免费簧片永久在线播放|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社會 > 正文
               

            “拿命辦學”40年,她讓山區(qū)女孩“逆天改命”

            2020-07-01 14:18:05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在云南麗江華坪縣,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考生正在緊張備戰(zhàn)。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招收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后無法繼續(xù)求學的山區(qū)女生。

              華坪女高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2019年高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yè)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兼校長,63歲的張桂梅。

              “哪怕我自己出錢,也一定要讓她讀書”

              張桂梅是東北人,17歲那年來到云南支邊,后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zhèn)第一中學任教。喜洲是張桂梅丈夫的老家,張桂梅以為那里將會是她余生的歸宿。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黯然神傷,申請從大理調出,被調到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張桂梅很快發(fā)現(xiàn),這里的教育環(huán)境和之前所在的學校相差不少。有的家長帶著一大包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兒從課堂上消失,回家嫁人……張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張桂梅讓村干部跟學生家里溝通,說自己出錢,一定讓孩子讀書。“我不讓這個班的孩子因為交不起書費輟學,我拼老命,一邊教書一邊往回找孩子。”

              “像乞丐一樣”籌集經費

              卻被罵是“騙子”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yǎng)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在福利院門口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兒童之家和民族中學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從2002年起,張桂梅就開始四處奔走。她帶著優(yōu)秀教師的證件和對自己的報道,背著孤兒院最小的孩子,滿大城市去籌集經費,就像乞丐一樣。但人們的回應常常是:騙子。

              一條破了洞的褲子

              成為夢想與現(xiàn)實的轉機

              從2002年到2007年,張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總共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

              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fā)現(xiàn),張桂梅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她開始了解張桂梅的故事。

              接下來,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張桂梅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全國紛紛支持,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

              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正式開學,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張桂梅擔任校長,并吸引來了16名教職員工。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首屆共招收女生100名,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因為入學分數沒有門檻,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張桂梅到山里家訪時,學生的爺爺奶奶說,孫女讀高中了,他們可以放心了。張桂梅回學校就把老師集中起來說:“干就干,不干就辭職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給我們了,最少教出來二本。

              絕境之下

              是什么讓師生們一起“拼了”?

              這個當時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不少教師打了退堂鼓,加之學校條件簡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提出辭職。眼看學?煲k不下去,心灰意冷的張桂梅整理資料準備交接,但老師們的資料讓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個人里有6名黨員。

              他們在學校二樓畫了一面黨旗,把誓詞寫在上面。大家還沒宣誓完就全哭了。

              從那之后,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夜里12點后休息,3分鐘之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10分鐘……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guī)定時間內。

              知識在山里人的心中究竟是什么分量?張桂梅直言,“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

              而為了改變命運,張桂梅與老師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有女老師做腫瘤手術,張桂梅勸其請假,她卻說“醫(yī)生說能穿衣服我就回來,我不請假……”

              2011年,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yè)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張桂梅交出的成績單打消了人們的疑慮。從2011年起,華坪女高連續(xù)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余種疾病。

              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當后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每年寒暑假,她都堅持到貧困山區(qū)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脫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yè)在為社會做貢獻時,我們覺得值了。不管怎樣,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榮成“暖心飯盒”:從“大鍋飯”到送餐上門的“個性餐”
            下一篇:22歲女大學生患重疾 四百多師生伸出援手愛心捐款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