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智群 通訊員 高國義)“您好,我是小朱,有什么事可以幫您? ”12月13日,記者撥通寧津縣法院柴胡店法庭副庭長朱孟友的手機,里面?zhèn)鞒鲇H切的話語,這是該法庭推出的“小朱熱線”為民電話。
朱孟友所在的柴胡店法庭下轄2個鄉(xiāng)鎮(zhèn),轄區(qū)面廣,人口稠密,以前群眾打官司或到法庭咨詢要跑十幾公里。為方便群眾,該庭決定將副庭長朱孟友的手機號設為熱線電話,在審理案件或者開展法律咨詢服務時將手機號公布,全天候為群眾服務。
今年10月的一天下午,朱孟友正準備下班回家,熱線電話響了起來,電話里傳來一個婦女急切的聲音:“朱庭長嗎,俺家小孩他爸攔著收割機不讓走了,你快來看看吧。 ”原來這名婦女家有4畝多玉米地,因為村里聯(lián)合收割機的機手不熟練,1畝多地被割壞,她丈夫一氣之下攔著收割機不讓走,要求賠償損失。這名婦女勸說不成,急忙撥通了“小朱熱線”。
放下電話,朱孟友立即帶上書記員一起趕往事發(fā)地點,一邊做婦女丈夫的思想工作,一邊配合村干部調(diào)解處理此事,雙方最終達成賠償協(xié)議。
年關臨近,在寧津縣城打工的李某因半年工資被老板拖欠,就想找?guī)讉人去嚇唬嚇唬老板。舉棋不定的他隨即撥通“小朱熱線”,朱孟友聽到該情況后,立即指出這樣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隨后又告訴他應當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一席話讓李某幡然醒悟,幾天后,他在朱孟友的幫助下,在法院立了案,工資被順利討回。“小朱熱線”的開通不僅為當?shù)乩习傩战鉀Q了法律問題,也讓柴胡店法庭成為當?shù)厝罕娊庖舍尰,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陣地。熱線開通一年多來,已接聽咨詢電話400余個,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300余條,有效促進了轄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與經(jīng)濟發(fā)展。“我院充分依托各法庭貼近基層的優(yōu)勢,積極開展各項便民、利民舉措,努力把法庭打造成司法服務的橋頭堡,‘小朱熱線’的開通就是我們順應群眾需求而進行的一項便民舉措,我們在法庭設立了訴調(diào)對接平臺、親情溝通室,推行遠程立案、巡回審判、訴前調(diào)解等措施,為群眾訴訟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務,自覺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 ”寧津縣法院院長王慧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