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梁啟強
一條條新修建的灌溉渠通達田間,一股股清澈明亮的渠水流向田間地頭……天氣漸暖,春耕春灌進行時,正是村民在地里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但記者在高唐縣楊屯鎮(zhèn)高莊村發(fā)現(xiàn),偌大的麥田地里卻只有幾個人忙活著。
“自從有了‘小農水’,老百姓澆地方便多了。“正在地里忙活的高莊村文書王之果說,未實施“小農水”工程時,楊屯鎮(zhèn)的幾個村莊澆水都是采用二級澆水,每逢春耕春灌,村民需要用桶將徒駭河的水提到田地附近的壟溝內,然后再用機器進行抽水灌溉,費時費力。“現(xiàn)在水不僅可以直接送到地里,還能省一半的水電錢。”王之果笑著說。
據(jù)了解,“小農水”項目是采取河上設泵站,地下埋管道的方式,將河水直接從地下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在高莊村,記者發(fā)現(xiàn),麥地里每50米的距離設置一個出水口,每七八十畝地設置一個節(jié)制閘,老百姓可以自己在出水口就近安裝抽水袋進行麥田灌溉,灌溉完即可關閉附近的節(jié)制閘,設計合理,省時省力。
“現(xiàn)在我們澆地都不用看著啦,村里有人幫著我們澆地,一畝地20塊錢,方便多了。” 王振水是高莊村的一名老黨員,今年75歲,家里有12多畝地,往年澆地他和兒子要輪流照看,現(xiàn)在村里有了4個“小農水”負責人,統(tǒng)一按順序給村民澆地,他只需要在家等著負責人的電話,到時拿著抽水袋放在地里就可以了。“他們有一個人負責泵站,三個人負責在地里給老百姓更換出水口,也不用咱去地里看著,村里老人、婦女的地都不愁澆了。”王振水說。
“我們一整天都不在家,也不擔心自家麥地的澆水問題。”高莊村的姚建國說,他和對象白天都在時風上班,家里的17畝地無人照看,聽說現(xiàn)在村里可以雇人澆地,他立馬給負責人打了電話,“1畝地看著澆完只要10塊錢,加上水電費才30塊錢,還不用我們來回跑,非常劃算。”
據(jù)了解,現(xiàn)在每個村均設立了一個泵站,一個泵站可灌溉800畝地,10天10夜即可全部澆灌完成。目前,高莊村的700多畝地已全部完成春季灌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