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理论片|国产91视频|免费簧片永久在线播放|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文史頻道 > 正文
               

            只上過4年學(xué) 威海老太古稀之年寫自傳《歲月》

            2015-03-30 09:22:48  |  來源:威海晚報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歲月》記敘了她真實的人生和戰(zhàn)勝磨難的心路歷程

              兒子說,母親的《歲月》是留給我們最珍貴的財富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叫張淑德的老人,今年93歲,只上過4年學(xué),卻在古稀之年寫了一本書《歲月》。這本寫在上百張信紙上的自傳,后輩們將它整理出一本書,內(nèi)部傳閱。她的兒子曲德善說:“有的人給后輩留車留房,但是我的母親留給了我們最寶貴的,是她這輩人獨有的精神財富。” 威海晚報記者 高杰
             
            01_副本.jpg
                歲月的印記深深刻畫在張淑德老人的臉上。
              古稀之年開始寫自傳
              3月11日上午10點,我來到文登區(qū)香水小區(qū)。帶我去見張淑德的是老人的兒子曲德善。69歲的他,退休后每天都來這里照顧母親。
              見到張淑德時,滿頭白發(fā)的她穿著一件淡灰色毛呢上衣,腿上搭著一件花色的小褥子,坐在床邊,認(rèn)真看著一張廣告宣傳單,身邊是一個紙箱,里面散放著一些書。曲德善向母親介紹我時,她抬了抬頭笑了笑,一臉迷茫。
              “由于年事已高,母親現(xiàn)在神志并不是很清醒,很難正常交流。”曲德善說,“即便如此,老媽還是愛看一些帶字的紙張,雖然現(xiàn)在不一定能看得懂。”曲德善說,每天拿著這些紙片,母親能從早看到晚。
              張淑德一生愛看書,從2005年,她從老家文登區(qū)高村鎮(zhèn)倪家村搬入到香水小區(qū)的時候,曲德善給她訂了《威海晚報》。她不愛看電視不愛遛彎,卻癡迷于讀報紙,一直到她九十多歲。曲德善把我?guī)У搅岁柵_,里面整整齊齊放著高高的2摞報紙,頁面都已經(jīng)發(fā)黃。
              關(guān)于老人為什么寫書,書中最后的《跋》里寫著她當(dāng)時的心情。
              “寫書這件事,我聽說過,但是從沒見過,也沒做過這樣的夢。我快八十歲了,身體沒病沒災(zāi),愛干活兒,門口院子里種的菜吃不了,我又不愿意串門,在家常給女兒寫信。我的信他們都搶著看,后來我女婿叫我寫寫這一輩子經(jīng)歷的事。于是,我就寫開了,想到哪兒寫到哪,寫上一陣子就寄給他們。沒想到越寫越想寫,一發(fā)不可收拾。”
            底稿是上百封“家書”
              張淑德書信的底稿一直保存在女兒曲秀蘭在乳山的家中。21日,我們來到乳山,看到了張淑德的底稿。
              底稿是寫在一封封信紙上,夾在檔案夾里是厚厚的一沓,目測有上百張。每張信紙上寫得密密麻麻,其中用鉛筆寫的,字跡依然清晰,有些用圓珠筆寫的,已經(jīng)滲透到信紙的背面。稿紙上筆跡清秀,卻有著鮮明的特點:沒有標(biāo)點符號,很多都是當(dāng)時的一些繁體字。
              “當(dāng)時每寫完一篇,她就會寄給我們,每次都超重,我們再墊付超出的郵費。”曲秀蘭笑著回憶。每次寫完的信,大家都會搶著看。和稿紙在一起保存的,還有當(dāng)時的幾個信封。信封的背后,還寫著信里內(nèi)容概要。根據(jù)郵戳上的日期,可以看出多為1995年前后的信件。
              張淑德的書稿全部都是以家書的形式存在,后來由外孫女整理。張淑德90大壽的那一年,這本書終于印刷好。書并沒有正式出版發(fā)行,只是印刷300本,親人間傳閱,留作紀(jì)念。
              一生坎坷寫進(jìn)《歲月》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文字雖然簡單、直白,卻讓人愛不釋手,像地里的莊稼,滿是生命力。書中寫了她近一個世紀(jì)中不同歷史時期的坎坷經(jīng)歷。
              老人的小名叫“醒子”,兄弟姐妹7個,她排行老三。5歲時為了讓姐姐念書,她便一個人開始上山打柴、“拾山”,照顧比她小的弟弟和妹妹。11歲時,她已經(jīng)成了一個小大人,洗衣、做飯、看弟弟妹妹、拾山給媽媽賺零花錢……幫了大人不少忙。也就是在11歲,一向懂事聽話的她,在那個女孩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不顧周圍反對,哀求父母讓她讀了4年書。也就是在讀書期間,她才有了大名:張淑德。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一帶一路 世界新鏈接
            下一篇:兩岸情 民族風(fēng)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jīng)濟(jì)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
            “青衿致遠(yuǎn)”實踐團(tuán)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yuǎn)”實踐團(tuán)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quán)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dǎo)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