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房屋都是土墻茅草屋,被大水一浸泡很快就倒塌了,這次發(fā)河水整個村子沒有一間站立的房子。當時村里有的村民在南嶺河套有親戚,他們連夜劃著小船過來救人。大人孩子的哭喊聲、呼救聲,房屋倒塌聲,禽畜狂叫聲響成一片。人們扶著老人,背著孩子站在倒塌房屋的土堆木架上,老鼠、蛇、蟲子等也都爬到土堆上,隨時都會被咬傷。
張祥君回憶,爺爺每次說到此處,總是眼含熱淚,他說:“你們沒經(jīng)著,不知那滋味,一提起那年發(fā)河水,就讓人毛骨悚然,頭皮發(fā)麻,渾身起雞皮疙瘩。”
大水還沒有消下去,大沽河上游萊西、招遠一帶又下了特大暴雨,洪水暴發(fā),自上游一涌而下,水頭像一幢高大的墻壁,沖向下游,上次潰堤決口50米寬還沒堵上,這次又沖開了200多米寬的口子。由于李哥莊村靠決口處最近,受害也最嚴重,決口處被沖出一個十幾畝地大的一個大灣,水呈藍黑色,水深無底,傳說灣里的大鱉有磨盤大,后來人們稱作“大鱉灣”。同時沖出一個幾百畝地大的大沙窖子,后被稱為“西沙嶺子”。
水消下去后,滿坡地里全是沙丘,莊稼全被黃沙淤泥掩蓋了。為了有個棲息之地,人們用手挖著淤泥壘起小墻,搭起臨時住宿的窩棚。“洪災帶來嚴重損失,讓村民家毀糧絕,妻離子散,人口大量外流,并造成瘟疫蔓延。男人去遠鄉(xiāng)打短工,女人帶著孩子四處流浪討飯。有一些人遠走他鄉(xiāng),投親靠友,還有的實在走投無路,只好背井離鄉(xiāng)闖關東去了。”張祥君說。
當年百姓的慘境令張玉芳刻骨銘心,爺爺所講述的故事也讓張祥君老人永生難忘。他告訴記者,當時村里有一個8歲的小男孩跟著母親到外村要飯,見人家狗食槽子里有點玉米餅子,伸手去拿,被狗咬在手上,后來得了狂犬病無法治療,瘋得很厲害,不停地抓人咬人,后來只好把他的手腳綁上。大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慢慢死去,母親心滴血,眼流淚,哭得死去活來。
還有一個母親帶著一對兒女去討飯,又餓又累坐在一個墳塋前的貢石臺上休息,讓姐弟倆把好不容易討來的一點玉米面拿回去熬黏粥。孩子們熬好粥,見母親還沒回來,就去墳塋上叫母親,可怎么叫都沒有回應,路過的人一看,他們的母親已經(jīng)死了。姐弟倆跪在母親身前痛哭,路人無不落淚。后來,10歲的姐姐給人家當了童養(yǎng)媳,8歲的弟弟出去給地主扛活。
物寶天華 古河新顏
揮去昔日苦難歲月的傷痛記憶。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人民政府先后于1952年2月與1955年汛后,統(tǒng)一組織對大沽河堤防進行了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歲修工程。并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堤壩殘缺矮薄之處不斷進行整治修理。張祥君老人回憶,在他的印象里,大沽河再未發(fā)生過大水患,沿河百姓終于得以安居樂業(yè)。
大沽河不僅滋養(yǎng)著兩岸的沃土,更盛產(chǎn)特色水產(chǎn),其中脂魚(鯔魚)、甲魚和鯉魚味道最有名氣,被譽為“大沽河三鮮”。
“沽脂淮鯉海中鯧”是大沽河沿岸人盡皆知的俚語,在當?shù)乩习傩湛磥?大沽河的脂魚絕對可以媲美淮河鯉魚、黃海鯧魚。脂魚,因其脂油豐腴而得名。其肉鮮嫩,即使不添加任何調(diào)料烹煮,那也鮮美可口,令人垂涎,食而難忘。每逢集市,賣脂魚的漁人總會大聲吆喝:“沽脂淮鯉海中鯧,捎條回家去嘗嘗,要是不買就錯過,當心悔青你的腸!”
大沽河河床是以黃沙鋪成,水質(zhì)甘洌,蜿蜒流淌幾百里,有膠萊河、小沽河和桃源河等十幾條支流匯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著肥美的甲魚。大沽河里生長著豐富的蜆子、蛤蜊、小魚、小蝦,它們都是甲魚的主食。據(jù)說大沽河沿岸后店口村人黑培烈,經(jīng)常沿河瞅瞅,搜尋甲魚蹤跡,是出名的捉甲魚能手。有人說他一輩子捉到的甲魚有幾千只,也有人說他捉了幾萬只。
大沽河出產(chǎn)的鯉魚,個頭大得驚人,大者數(shù)斤甚至十幾斤,不僅肉質(zhì)肥美,鮮嫩可口,而且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它尾部和鰭呈紅色,鱗呈金黃色,背部略顯暗灰色,兩只碩大的眼睛像兩顆夜明珠。漁夫頭戴葦笠,身披蓑衣,撐篙行船,在河里撒網(wǎng)漁鯉,也是大沽河的一道風景。
世紀交替前后的幾十年,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無序采沙、無良企業(yè)排污,大沽河水體也遭受了污染,人們已經(jīng)很難吃到大沽河里的魚蝦。兩岸垃圾遍地,路面坑洼不平,成了許多人對大沽河的印象。
2011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fā)了《關于實施大沽河治理的意見》,著手對母親河大沽河進行整治。膠州市水利局防辦主任董淑臻介紹,2012年2月15日,膠州市正式啟動大沽河治理工程,總投資24.43億元,歷時28個月,完成水利工程總量2512.64萬立方米,綠化總面積20075畝,鋪設57.3公里堤頂?shù)缆泛?5條“非字形”道路。并將結合區(qū)位和地域特點,自北向南依次打造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示范帶、新型幸福社區(qū)聚集區(qū)、濱海濕地保育帶。目前服務區(qū)、博物館等配套工程有序推進,初步實現(xiàn)了“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在當?shù)匕傩湛磥?大沽河治理是“造福”工程,河水、河岸、河灘植被連為一體,大沽河堤防也被打造成了集防洪效應、生態(tài)效應、景觀效應和自凈效應于一體的“生態(tài)堤防”。治理后的大沽河,不僅是那條寄托著記憶與情感的幸福母親河,也開啟了濱河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廊道的歷史新篇章。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