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平皺褶 風光不與舊時同
朱自清曾這樣評價南京:“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而明城墻就是南京規(guī)模和體量最大的古董文物。
1356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后采納了謀臣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用21年時間,終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F(xiàn)在完整保存了25.1公里,是世界最長、原真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市民在南京明城墻上參與“猜燈謎,過新年”活動。王新攝/光明圖片
然而,再堅固的城墻也經(jīng)不起人為的破壞和數(shù)百年光陰的打磨。由于多年的風雨侵蝕加之年久失修、幾經(jīng)兵亂,明城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之前的城墻墻體不牢固,上面長滿了雜草,城磚上都是刻畫的痕跡。”喜歡拍攝城墻的攝影師蒯超見證了明城墻“煥然一新”的變化史,“現(xiàn)在經(jīng)過政府的修繕,我們的城墻更有味道了,拍出來的照片也更好看了。”
近年來,南京市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不斷加大對城墻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力度,將城墻保護相關(guān)要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2/6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