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理论片|国产91视频|免费簧片永久在线播放|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文史頻道 > 正文
               

            莫言與古爾納展開文學對話

            2024-03-13 09:21:03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3月11日,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古爾納先生來到北京師范大學英東學術會堂,與同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莫言,進行了題為“文學的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的文學對話。

              莫言先生在開場致辭中幽默地表達了對古爾納先生及夫人到訪的熱情歡迎。他提及,盡管科技日益發(fā)展,“給文學敲警鐘”的言論層出不窮,但事實證明,文學永遠不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消亡,自己與古爾納并不會因為AI的出現(xiàn)而“失業(yè)”,因為作家獨具個性的形象思維是AI永遠無法替代的。這種思維的獲取,需要從本民族傳統(tǒng)里面尋找不可代替的資源,并且在繼承和發(fā)揚本民族文學傳統(tǒng)的基礎上,廣泛接觸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與現(xiàn)實追求,讓文學可以真正走向世界,而這正契合了古爾納先生的文學追求,也是今天這場對談得以展開的基礎。

              在文學對話環(huán)節(jié),兩位作家從“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談起,非洲對于古爾納先生來說是“故鄉(xiāng)”,而對于莫言先生來說則是“他鄉(xiāng)”。莫言認為,過去從作品中了解到“文學的非洲”與真正看到“現(xiàn)實的非洲”有很大不同。他曾在瑪拉河邊等待著看成群結隊的動物“英勇”過河的壯觀場景,但始終沒有等到;那些有耐性的、美麗的金色鱷魚,的確會幾個小時一動不動,任憑飛鳥落在它們身上,任憑陽光曝曬、勁風吹拂;當眺望“乞力馬扎羅的雪”時,他突然理解了海明威小說中那只高山上凍僵的豹子——“它是為了追尋光明和理想爬到高山,它的犧牲有一點壯美的境界。”對于古爾納而言,非洲則承載著不同的記憶:他的故鄉(xiāng)是非洲的一座小島,那里有大片的海灘——“我們的海灘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和世界進行著連接,與世界的其他文化進行著跨大洋的交流。”正如當年鄭和船隊的到來,讓非洲了解了中國,家和故鄉(xiāng)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莫言進一步提出,隨著作家創(chuàng)作經歷的延長和活動半徑的擴展,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納入作家“故鄉(xiāng)”的范圍中。

              從故鄉(xiāng)與家鄉(xiāng)的話題延伸,古爾納談到對莫言《紅高粱家族》的閱讀感受,他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的語言描寫、敘事方式及其所帶來的“氣息”,他稱贊莫言的小說特別擅長書寫一個普通人在宏大歷史中具體經歷了什么,這對于讀者而言是具體可感的。莫言則從“講故事”的角度強調,作家的寫作一定脫離不了自己的故鄉(xiāng)。一個小說家的自傳往往就體現(xiàn)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小說家的自傳或許包含著小說的成分,但小說家的小說卻恰好表現(xiàn)很多自傳的內容。他以古爾納的《遺棄》為例進一步說明,小說家不會像歷史學家一樣全方位、立體地描寫一場巨大的變革,小說家更擅長的是“由小見大”,從一扇窄門進到寬廣的世界中去。

              在“小說家”之外,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都還有另一重身份。古爾納先生是非洲文學、殖民文學和后殖民文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莫言同時是一位劇作家。如何在兩種不同的身份之間切換?古爾納認為,學術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他的志向所在,兩者間不會難以平衡。在寫作學術專著和論文時,他會采用學術化的語言、豐富的支撐材料以及權威的口吻,盡可能做到全面覆蓋;而在寫小說時他是完全自由的。莫言也介紹了自己創(chuàng)作戲劇的初衷與心得,他曾三次去往莎翁故居,走遍了那里的大街小巷,還在斯特拉夫堡的街心公園發(fā)現(xiàn)了一座牡丹亭。莎士比亞和湯顯祖是同時代東西方的偉大戲劇家,《牡丹亭》突破了生與死的界限,情到至深處,“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愛情高于生死,莎士比亞的《羅密歐和朱麗葉》也是如此,可見偉大作家捕捉到了人類情感深處的相通。

              對談臨近尾聲,話題引向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莫言表示,多年來在北師大的寫作教學積累了寶貴經驗,學生們在《人民文學》《收獲》等刊物上發(fā)表優(yōu)秀作品。國際寫作中心成立了創(chuàng)意寫作工作坊,定期組織改稿會,邀請批評家、作家和編輯,共同研討學生的作品,通過這個形式可以為文學隊伍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作家,相信假以時日他們就會成為文壇的主力軍,“北師大作家群”也將從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古爾納雖然沒有直接教授過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但他提到英國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這一課程,選課人數(shù)大大超過了可選人數(shù),也超過了文學類課程的選課人數(shù),足見學生的喜愛程度。古爾納結合自己的寫作經驗建議,初學寫作時需要自己學習摸索,寫完后要盡可能請別人閱讀,了解讀者的意見。他認為,創(chuàng)意寫作課相當有價值,應該鼓勵學生,幫他們指出正確的寫作方向,教他們如何能夠被讀者熟知、理解與欣賞。

              對話活動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與上海譯文出版社聯(lián)合舉辦,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所、中文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所承辦,文學院副院長張莉教授擔任現(xiàn)場主持。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守護歷史文脈 傳承城市文明
            下一篇: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guī)模超40億元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