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 趙巍巍 通訊員 張丙翠 翟芳悅 攝影報道
“嗡嗡嗡”——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無人機垂直升空,徑直向果園上方飛去,噴灑下陣陣水霧。
王仁波手持遙控器,望著遠去的無人機,美滋滋地說:“用這家伙給蘋果打藥,可快啦!”頃刻間,無人機從果園的那頭折返回來,沿著設(shè)定的路線均勻地噴藥作業(yè)。
王仁波,是棲霞市亭口鎮(zhèn)刁家村黨支部書記。今年55歲的他,還有個引以為豪的新身份——植保飛手。
飛手可是個技術(shù)活兒。為了熟練操作無人機,去年冬天王仁波還利用農(nóng)閑時間專門考了個“本本兒”——植保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
王仁波是亭口鎮(zhèn)第一個考取“飛行證”的。今年春天,他又第一個“吃螃蟹”,買了一臺植保無人機。
王仁波趕時髦用無人機管理果園,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考慮到農(nóng)村老齡化嚴重,我們村合作社決定上植保無人機,為村民的果園提供社會化服務(wù),解決缺少勞動力的問題,F(xiàn)在,用上無人機,兩到三分鐘就能打一畝地的藥,而且效果比人工要好。”王仁波說。
現(xiàn)在,王仁波的無人機成了“香餑餑”。除了本村,占疃、小馬家、李家圈等周邊村莊都留下了他的飛行足跡。“我已經(jīng)給1000多畝果園打過藥了!”王仁波自豪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