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新聞中心笑臉相迎,提供多語種咨詢服務
在上合青島峰會志愿者的隊伍里,不僅有老年人,還有眾多青年人的身影。7日下午,在上合青島峰會新聞中心,會議志愿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俄語專業(yè)的大四學生殷婷婷,用一串流利的俄語給記者秀了一下自己的專業(yè)功底,“下午好,歡迎來到新聞中心……”
殷婷婷說,石油大學這次選拔了35名大學生志愿者,主要在新聞中心咨詢臺、餐飲組、文化展演、公共服務區(qū)、茶歇等區(qū)域服務。自從6月6日新聞中心正式開放以來,她和同學們每天都在高效、有序地忙碌著。在上崗前,大家不僅熟練掌握了相關業(yè)務知識的培訓,還接受了站姿、手勢和微笑等專業(yè)禮儀培訓。
“微笑是最美麗的名片。”殷婷婷所在的功能區(qū)是咨詢臺,這里一共設有四個崗位,包括三個問詢和一個失物招領。其中,問詢服務主要幫助中外記者解答各種疑惑,比如路線、會議時間、議程安排等。志愿者小組采取兩班輪流的形式,早8點到晚8點,每天都是一場“考驗”,無論工作有多忙多累,他們對每一位前來咨詢的記者都是笑臉相迎。
記者了解到,此前,上合青島峰會組委會面向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大學等10所駐青高校定向招募,從報名的兩萬余人中選拔約2000名會議志愿者,為參會嘉賓、媒體等客戶群提供抵離服務、翻譯服務、媒體服務、城市運行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務。同時,自5月13日起,像宋樂玉和單志先老人等來自青島黨政機關、街道社區(qū)、城市交通、安保、醫(yī)療等行業(yè)的近2萬名志愿者,開始上崗提供城市運行志愿服務,肩負平安出行、社區(qū)服務、文化宣傳等職責。
在青島市區(qū)主要路口、公交和地鐵站點、景區(qū)景點,以及峰會場館內外,小紅帽、紅馬甲、藍帳篷,構成了青島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4/4 首頁 上一頁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