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帶動下,市總工會本著為民、務實、清廉的目標,以整風精神,查作風之弊,掃行為之垢,建立章之制,辦利民實事,努力解決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推動了工會工作的開展。
■截止目前,市總工會組織各級工會干部開展下企業(yè)、入社區(qū)、進家門、送服務活動380多場次,覆蓋職工52000多人次,共發(fā)放征求意見表1000余份,征求到“四風”及各方面反映的意見建議571條,制定了第一批整改措施9條,確定了研究課題11個。通過活動,廣泛征求了廣大職工群體的意見建議,有效推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本報記者 王奇
通訊員 王樹成 姚鋒
“為職工謀福利、為百姓謀福祉的工作不正是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最準確、最具體、最響亮的回答嗎?作為工會戰(zhàn)線的一個新兵,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同時,我也擁有克服苦難的巨大勇氣和干好工作的無比信心。為確保職工的權利貢獻自己的力量,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磚添瓦!”
這是在市總工會組織的全市女職工“中國夢、勞動美”我與改革創(chuàng)新主題演講比賽中一位選手的演講詞。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帶動下,市總工會本著為民、務實、清廉的目標,以整風精神,查作風之弊,掃行為之垢,建立章之制,辦利民實事,努力解決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推動了工會工作的開展。
以職工為依托
群眾路線落實在扶貧幫困上
“真是太謝謝了,家里的情況不好,是我給黨和政府添了麻煩。以后來家里坐坐就行,別帶錢和東西來了,咱工會能想著我,我就很感謝你們啦!“
一聲聲感謝,訴說著溫情與付出。7月7日,當市人大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王樹槐把600元慰問金和一把便攜式風扇交到山東鋁業(yè)公司王大爺手中的時候,王大爺感動的熱淚盈眶。“別人都是惦記著富親戚,你們是忘不了我這個窮親戚呀!”隨著慰問活動的開始,市總工會“送清涼”活動拉開了帷幕,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內(nèi)容,市總工會決定,將走訪慰問困難職工作為送清涼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市總工會機關干部將600元補貼和電風扇分別送到54戶困難職工家中,給他們送去炎炎夏日里的清涼。
近年來,市總工會通過建立基層聯(lián)系點制度,探索幫扶工作的新模式。市總工會每名黨組成員分別聯(lián)系1個區(qū)縣、2個鎮(zhèn)(街道)和2戶困難家庭,機關各部室分別聯(lián)系1個鎮(zhèn)(街道)、1家企業(yè)和2戶困難家庭,每年到聯(lián)系點不少于4次。市總工會為每名機關干部配發(fā)了《民情日志》,及時記錄職工的意見訴求。通過與職工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實打?qū)?rdquo;,真正了解職工的所想、所盼、所愿、所求。為深入一線征求意見,利用工會干部聯(lián)系基層活動日,由班子成員帶隊組成8個工作組,先后分3次到50多家企業(yè),召開座談會30余個,與近千名職工面對面交流,請他們敞開心扉談問題、提意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同時,通過市總領導班子成員每周輪流接訪、設立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箱、“12351”職工維權熱線等方式,傾聽職工呼聲,通過發(fā)放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表,暢通交流渠道。同時,各級工會干部與1.1萬名職工結(jié)成聯(lián)系對子,定期進行走訪。截止目前,市總工會組織各級工會干部開展下企業(yè)、入社區(qū)、進家門、送服務活動380多場次,覆蓋職工52000多人次,共發(fā)放征求意見表1000余份,征求到“四風”及各方面反映的意見建議571條,制定了第一批整改措施9條,確定了研究課題11個。通過活動,廣泛征求了廣大職工群體的意見建議,有效推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以活動為載體
群眾路線體現(xiàn)在激發(fā)干勁上
“參加這次‘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演講比賽,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咱們工會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們用正能量的聲音,給力我們的社會建設,為我們職工發(fā)聲,給我們工人代言,并以此為平臺,展現(xiàn)我們新時代勞動者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用我們一言一行激發(fā)廣大職工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參加演講比賽的小劉激動地說道。
為了激發(fā)廣大職工的干事熱情,市總工會開展了“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結(jié)合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勞模事跡宣講、職工大講堂、女職工大課堂、全市職工書畫攝影展、演講比賽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激發(fā)廣大職工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的正能量。此外,在生活物質(zhì)方面,市總工會廣泛征集社會愛心服務單位,對全市職工提供“一條龍”服務。愛心服務單位將給予工會會員打折、增值服務等優(yōu)惠措施,讓廣大職工得到實實在在優(yōu)惠,得到了職工的一致稱贊。另一方面,通過嚴格審核企業(yè)資質(zhì),積極爭取優(yōu)惠政策,并對一些社會知名度高、信譽好的企業(yè)上門做工作邀請加入,制定相關準入制度,對愛心企業(yè)統(tǒng)一掛牌、動態(tài)管理,定期對愛心服務單位考察考核,對違反承諾的摘牌并給予處罰,保證質(zhì)量不打折,優(yōu)惠有保障。此外,推行愛心服務單位的同時,積極圍繞職工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推出一攬子優(yōu)惠活動,不僅使職工得到了實惠,而且方便了職工生活。目前已經(jīng)確定了購物、旅游、文化等12類、50余家愛心服務單位加入,力爭3年時間實現(xiàn)對全體工會會員的全覆蓋。
以課堂為平臺
群眾路線貫徹在學習提高上
偌大的講堂,整齊的坐著一排排的學員,雖然天氣炎熱,但他們或記或聽、認真專注。除了講臺上老師發(fā)出的聲音,下面聽不到任何雜音,在老師講完后,講堂中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是5月份市總工會在市委黨校舉辦全市工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培訓班時的情景。”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葛泓泉回憶到,“當時的氣溫已經(jīng)達到30多度,空調(diào)還暫時運行不了,雖然大家都熱得夠嗆,但大家的素質(zhì)都非常高,課堂秩序保持的非常好,沒有人曠課,也沒有人遲到早退,在這里我也看到了我們工會干部的素質(zhì)。”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