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性傾斜,也一定利好和“催熱”了私人領(lǐng)域的消費。比如2014年2月上海市經(jīng)信委發(fā)布通知,北汽E150電動汽車和比亞迪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進入示范應用新能源汽車目錄,上海市民購買這兩款車可享有上海免費牌照,并享受中央財政補貼。
對上海這樣單車牌照均價在8萬元左右的中心城市,“免費牌照”無疑給新能源汽車一張自由通行的“綠卡”,這也使得比亞迪秦全國僅80%的銷量集中在上海。
某種程度上講,上海對新能源汽車牌照政策的改變,成就了今天的比亞迪秦,但政策不是沒有風險的。峰回路轉(zhuǎn)的劇情發(fā)生在2015年1月1日,上海開始實施的國五-2排放標準和新格式充電證明,成為比亞迪秦在滬發(fā)展的攔路索。
關(guān)于新格式充電證明的要求,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有固定車位,安裝固定充電樁。在上海,固定停車位不僅貴如黃金,且很多老式小區(qū)根本沒有空間給新能源車固定車位,更遑論安裝固定充電樁了。
加之上海的新能源牌照總量有限,上海市府為新能源車預留了滬DZ、滬EZ兩個號段,但其中含有“4”的號碼并不發(fā)放,總計有約20000塊免費牌照,時至今日已經(jīng)只剩下10000個左右牌照,也就是說,上海正在從新能源汽車的“福地”變成食之無味的“廢都”。
2/7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